首页资讯

养护民企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时间:2025-07-25 22:41 作者:流年非水

养护民企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内蒙古自治区首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成功落地;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与民营企业共同设立民企联合基金,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近来,不少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举措引人注目。

近年来,我国在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举措不断,比如持续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等,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例如,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亮相”电脑端,通义千问模型Qwen3创下开源模型性能多个新高,等等。不少民营企业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激发创新活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动能。

各地区结合区域特色,推出不少扎实举措。比如,福建省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常态化参与技术创新决策,进一步夯实民营企业科创主体地位;浙江省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技项目占比不低于80%,还设立了3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湖南省长沙市构建知识产权“1+N”全链条保护体系和行政司法“三合一”保护机制,建立数字化保护体系和知识产权“全流程存证+司法验证”新模式,有力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借鉴。

不过,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资金、人才等方面困难。比如,较强的融资约束,导致创新型企业在初创期投入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存在“人才难招”与“人才难留”的双重困境,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完全打通,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导向与市场需求存在错配,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多重梗阻。未来,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激活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一方面,加强制度保障和金融支持。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地方政府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通过财政激励、创新券等方式,降低企业技术研发和试验成本,着力从制度层面培育耐心资本。优化民营企业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完善股权激励政策,在职称评定、城市落户、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支持技术骨干等与企业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创建科技型企业专属信贷服务体系,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科技型企业特征,充分挖掘企业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价值,构建以未来还款能力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推动民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民营企业要主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共同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共同研发产品、联合培养人才等,助力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迈向大市场。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跨领域的产业创新联盟,建立共性技术研发池,集中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瓶颈,增强科技创新协同性。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定罪量刑的标准,加大侵权惩罚力度,依法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违法行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便捷性和高效性,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作者:甄 贞 来源:经济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何颖

Top

1、这场人为制造的“人间惨剧”,究竟何时能画上句号?

2、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只是体面说法,真实情况太残忍,东北大学泳池

3、中外对话 | 中外专家:关税摩擦背景下,中国经济“强韧、超预期”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sichuan-zkha.cn/BQV/detail/sowmiz.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流年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