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意帮忙丨长沙男子找到“月入上万”物流工作,一年后离职却背上11万车贷,多方回应
近日,长沙的张先生向潇湘晨报记者反映,自己于2024年入职一家名为武生货运的物流公司,入职前公司称可月入万元,但实际纯收入仅一千元,今年离岗时他发现,原先每个月的租车费却成了车贷,且车并不在自己名下,疑似遭遇“套路运”。
张先生称多次找到武生公司希望可以解除他的车贷,并退还押金,但屡次上门公司无人或以各种理由推脱。
对此有关部门表示,遇到过类似投诉,张先生可以联系他们这边,看能否帮忙调解。专业律师则表示,公司行为可能构成欺诈,违反法律中关于如实告知、禁止欺诈的规定。
张先生称自己在2024年入职,租车跑物流,但在今年离职时发现自己的“租车费”却成了车贷,车辆还不在自己名下
入职一年却不知背上11万车贷,当事人:有贷在身,不敢安心工作
长沙张先生表示,自己于2024年5月入职一家名为快狗物流(现名为武生货运)的公司,但工作期间并没有入职前承诺的稳定货源,他在发现不挣钱后,试图在今年五月离职,结果发现背了车贷。
“一个月最好的时候纯收入也就一千元左右,并没有稳定货源,当时销售说一个月能拿到九千到一万元,每天流水就能达六百到七百元,都没有实现。离职发现当时说租车的费用(每个月几千元)成了买车贷款,一共还要还十一万元左右。”
张先生称当时情况比较混乱,自己对签约流程也不了解,稀里糊涂签了,“当时合同上内容太多,好几页,字也很小,没有仔细看,他们还催我说快下班了。”张先生表示,自己至今没有看到劳动合同,也不知道一共签了多少合同。
张先生称多次联系武生货运公司销售,但该电话目前已经无法打通
张先生表示,希望武生货运公司能解除他的车贷,以及退还他几千元的押金。
“选择物流公司主要是看收入还可以、货源稳定,否则还不如自己跑,现在车不在我名下,还背了车贷,每天有人催我还款,车也被拖走了。没收入,没稳定工作,也不能安心干活,担心万一这里有什么事急需处理,更不敢去外地找工作。”
张先生称,自己咨询过,但有关部门建议他走民事,不过他认为企业涉嫌诈骗,走民事只能不了了之。
张先生提供的一份合同
张先生还表示,他后期曾到武生货运索要合同,但对方称合同已经到了一家名为湖南支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地方。
张先生已有的几份合同扫描件为:汽车销售合同、汽车融资租赁合同。据张先生介绍,这些复印件还是他去湖南支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索要的,该公司只给了他这些材料。记者看到,湖南支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张先生签署的汽车销售合同中的甲方。
“入职前武生货运销售说是租赁合同不是买车贷款,我和武生货运要合同,他们或说有事不在,或让我找湖南支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但他们(湖南支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说也被武生货运影响,自己也是受害者。”张先生说。
张先生提供的另一份合同
线下探访:货运公司已多日未开门,有关部门:已接到其他司机投诉,正在调查
24日,记者多次拨打张先生提到的武生(快狗)货运公司销售电话,但始终无法接通。
记者又拨打此前张先生提供的一位武生货运工作人员电话,该员工表示自己已经不干了,并拒绝提供该公司有效电话。不过张先生对该说法并不认可,“他(该员工)前段时间还发朋友圈,说另一位司机入职成功。”
25日,记者来到张先生提供的位于开福区的武生货运门店看到,大门紧锁,也未看到营业执照在明显位置张贴,周边商户称,该公司已经有一个多月未开门营业。
武生货运门店大门紧锁
记者准备离开时,有两位男子进入店内,但他们称自己不是武生货运的工作人员,并拒绝接受采访、提供武生货运负责人的电话,对武生货运公司目前的位置也称不清楚。
其中一位自称暑期工的男子私下称,这家公司是一家新开的,武生货运的门牌还没有摘除,该男子留给记者一个电话号码,表示可联系他,看能否尝试联系武生货运,但记者需提供证件、让有关部门到场。
张先生称自称离职的武生公司员工前段时间还在公司上班
记者又多次联系汽车销售合同中的湖南支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期间两次被以“不清楚”为由挂断,该工作人员最后回应:“他(张先生)在哪里拿的车就去哪里找谁。”
湖南支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一位蒋姓工作人员表示:“跟我们联系没用,去找武生,起诉武生吧,他(张先生)肯定是签的一个挂靠合同,而且这个(合同)是他本人签的字、手印也是他自己盖的。”
张先生表示,自己目前没有收入,还背负十一万元左右车贷
不过随后,该蒋姓工作人员又称自己的言论代表不了公司,“我和领导反映一下。”对于张先生的劳动合同等材料问题,该员工表示他不知道,在其他问题上,该工作人员亦未作有效回答。
25日,记者将所获的信息提交给有关部门。
武生货运公司所在的长沙市开福区交通运输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接到过其他司机对武生货运公司的投诉,情况与张先生的相似,同样是没有明确合同材料、以高额薪资吸引司机租车。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交通运输管理局)也曾于近期到线下调查,不过门店未开门,目前也没有找到准确电话,仅找到一位“合伙人”与此前投诉的司机协商,但协商失败,他们也在与其他部门协作处理此事。
该工作人员称,可以让张先生与他们取得联系,由他们尝试协商,看是否能解决,但这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只能尽量协商,不能保证,张先生对此亦持有悲观态度。
此外,亦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张先生疑似遇到“套路运”。
张先生提供的每月支付车费清单,他表示这些租金实为车贷
“套路运”多地频发,律师解读:若两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市民可将二者列为共同责任主体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地的“套路运”问题并不少见:2025年四川成都一诈骗团伙利用空壳公司,以高薪招聘货运司机为由实施诈骗;2023年江苏常州亦有司机因同样的理由被骗……
202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检察日报对于“套路运”问题的解读,有专家对该问题的犯罪构成进行了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对“套路运”的解读
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根据《民法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本案中,涉事企业在合同订立过程中,隐瞒 “费用实为购车贷款”“车辆不在市民名下” 等关键信息,将 “贷款” 伪装成 “租赁费”,且通过混淆签约主体误导市民,其行为可能构成欺诈,违反了上述法律中关于如实告知、禁止欺诈的规定。
同时,若合同条款中存在 “费用性质模糊表述”“隐瞒车辆所有权归属” 等内容,还可能因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加重消费者义务,被认定为无效格式条款。
从法律后果来看,若市民能证明企业存在欺诈或自身对合同内容存在重大误解,可依据《民法典》合同编主张撤销合同,要求企业返还已支付的款项并赔偿损失。
若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 “租车” 事实骗取市民签订贷款合同并收取费用,且数额较大,还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市民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张先生称入职前销售曾给他看公司其他司机的流水,他对该收入表示满意才入职,但实际工资并未如愿
“根据《民法典》,若市民能证明签字系因企业欺诈或合同内容存在重大显失公平情形,即使签字也可主张合同可撤销或无效。”
付建还表示,武生公司与支点公司之间的责任划分不影响市民维权,若两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市民可将二者列为共同责任主体,要求其共同承担责任;若武生公司存在 “挂名宣传却不实际履约” 的情形,也需对其误导行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史继超 潇湘晨报记者武华康
3、河南674高分考生被福耀科技大学入取,清醒还是冒险?,福耀科技大学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