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正在主导清洁能源供应链,中国目前清洁能源占比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石油价格”网站7月24日文章,原题:关税无法阻止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的关税(至少从目前来看)将于8月1日生效。这些关税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中国:美国的主要政治和经济竞争对手。但是,对华加征关税不仅不会对中国的经济或贸易量产生过多不利影响,而且还可能大幅提振中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量,因为当前的全球贸易形势正激励世界各国积极与中国而非美国开展贸易往来。
此外,专家还称,特朗普的关税完全针对错误的行业。“当特朗普总统忙于对输美钢铁和铜加征关税时,中国正在影响力更强大的领域突飞猛进:价格实惠的清洁能源。”美国媒体报道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清洁能源竞赛中领先世界其他地区。到2024年,清洁能源技术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超过10%。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经济体正固执地朝着相反方向前进:美国正从发展清洁能源中倒退一大步,重新转向发展化石燃料。
中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规模之大简直难以用语言形容。尽管与2023年高达40%的数字相比,2024年清洁能源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但中国仍在斥巨资扩大其绿色能源实力。过去一年,中国清洁能源行业的销售和投资额达到约13.6万亿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化石燃料总支出,大致等同于沙特的全国经济规模。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正在主导清洁能源供应链,扩大在全球新兴经济体的清洁能源影响力,还意味着中国终将主导全球能源市场。中国的清洁技术研究支出越多,美国在发展清洁技术方面后退越多,中国就越有可能获得化石燃料无法与之竞争的清洁能源突破性技术。
例如,有美媒报道称,中国正越来越接近解开商用钍反应堆的秘密,而这无异于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圣杯”。钍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比铀储量高出数倍,其作为燃料来源的效力可能达到后者的200倍,而且中国拥有丰富的钍资源。美媒写道:“与几十年来一直坐拥类似潜力但迟迟未采取行动的美国不同,中国正在这方面奋勇冲刺。中国科学家最近实现历史性的第一次:在不中断能源生产的情况下完成世界首次钍基熔盐堆加钍实验。”
中国还在积极推进研究另一种具有无限潜能的清洁能源来源:核聚变。最近,中国最大的“人造太阳”核聚变项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超过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尽管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核聚变研究也取得关键突破,但在项目进度和研发投入规模方面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作者海莉·扎伦巴,王会聪译)
美国《纽约时报》7月24日文章,原题:随着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后撤,中国和欧洲承诺携手促进绿色转型 7月24日,中国和欧盟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以减缓地球变暖。双方没有提到美国的名字,但也不必这么做。在应对碳排放量的问题上,中国已经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长期政策。
得益于多年来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慷慨支持,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和销售清洁能源技术设备的全球领跑者。从米兰到孟买的汽车展厅都在销售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中国车企正在包括泰国、土耳其和巴西在内的世界各国设厂组装电动汽车。
“此时此刻,中欧双方达成并发表联合声明,这一事实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欧洲研究和倡导组织“E3G”的观察员凯西·布朗表示,“在全球气候行动雄心受挫的时刻,该联合声明发出了一个及时且迫切的信号,表明气候领域的领导力正在重振。” (作者索米尼·森古普塔,丁雨晴译)
2、颠覆通用CPU,全球最省电处理器,正式发布,最省电的高通处理器
3、2024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2020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75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