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9 04:07 作者:生活很黑白
不是他们没话说,是他们发现,说再多也没人听了,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
你有没有注意到,日本最近越来越沉默了?
不是那种装傻的沉默,是骨子里的难堪和自我压抑。这几天翻了几个机构的经济数据,越看越觉得毛骨悚然。日经指数一边飙高,日元却在暴跌。这是正常的吗?这不是正常,这是病态。它的股市像是在高烧,货币却像在流血。你要说这里面没事,我是不信的。
日本到底怎么了?
先从一个行业说起——汽车。
没错,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那条生命线。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名字在我小时候是神一般的存在。可哪怕你再怎么念旧,打开手机,搜索一眼销量排行榜,前几名几乎全是中国的新能源车。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77.6%。对比一下,日本整个乘用车出口才超过200万辆,其中电动车占比不到5%。
对,就是不到5%。
你再去看特斯拉在上海的产量,2024年第二季度就交付了42.2万辆,其中三分之一是出口。什么意思?美国直接用中国制造,在全球抢占日本汽车市场,顺带还用人民币定价,这不是杀人诛心是什么?
这已经不是打败日本手机那一套了,是连日本的最后阵地也不放过。十年前日本还能说自己稳住了汽车,手机败了那是战术性撤退。可新能源技术直接绕开了它。不是落后一步,是压根就没入场。
我查了下日本国内的数据,截至2024年,日本纯电车渗透率才刚过2%。是的,不是20%,是2%。
而这个2%,还在被日产那台2010年就开始卖的老款Leaf撑着。
你可以说日本保守,但你不能不承认,它是真的掉队了。
问了几个搞技术的朋友,他们直接说,现在整个日本车企研发层,严重依赖外包。不少项目干脆让印度工程师或者越南团队搞,自己公司内部搞系统整合就好。听起来挺高效是不是?但问题是,关键底层技术、日本人已经不太懂了。你要跟中美在AI算法、芯片协同这些方向拼,他们压根没法立项。
你以为日本不知道这个事的严重性吗?其实他们也急。2023年,日本给丰田、马自达这些公司撒钱补贴,希望他们赶上电动车。但你看他们的战略发布会,依然在讲氢能源、在讲混动。这不是创新方向不一致,这是方向错了还不肯认。
而这背后,美国是什么态度?更扎心。
2024年,美中虽然大国博弈表面紧张,但实则在新产业链上竞合得很好。马斯克多次表态,上海工厂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特斯拉工厂。中方则在加快放宽外资限制,让美企放心投。你能说这不是默契吗?
反过来呢?日本2023年还在配合美国限制中国芯片出口,结果一转头,美国就把英伟达、英特尔新一代AI芯片转给了中国本地合资公司做试点。这不是打脸谁?
真不怪日本底层焦虑。
2024年,日本的物价涨了,但工资没涨。东京都的数据显示,家庭月均支出创下15年来新低。不是大家变节俭了,是兜里真的没钱了。买车的预算越来越少,年轻人开始彻底放弃拥有一辆车这件事。
而这时候,日本还能靠什么?
文旅?没错,日元贬值以后,2024年上半年访日游客破了纪录,光是中国游客就有450万人次。但这些游客来干嘛?买电饭煲?不,他们现在都用国产的。去秋叶原?里面全是二手。东京表参道人头攒动,但消费数据却低得可怜。
这些场景,和2000年的阿根廷、2014年的希腊,其实有点像。外表热闹,实则经济空心化。
我不是危言耸听。我只是越来越怀疑,美国现在是不是在有意无意间,把日本推向一个不归路。
让它站在制衡中国的前沿阵地,继续拱火半导体限制,继续配合南海军演,继续高举自由民主大旗,结果呢?自己关键产业被中美合力掏空,还不敢翻脸。
我想起前段时间马斯克那句很挑事的话:我觉得中国在智能汽车方面领先世界至少五年。这话在日本车圈炸了锅,可除了骂几句,没人敢回应。他们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你要我判断日本的下一个十年,我只能说三个字:
悬着呢。
现在的日本,就像一个拼命往前冲的运动员,肌肉已经拉伤,但还在被观众鼓掌叫好。只是没人敢提醒他——终点线已经被别人偷偷换了地方。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听不到日本的声音了?不是他们没话说,是他们发现,说再多也没人听了。
1、美资取得大窑汽水绝对控股权,如何看待和评价?,大窑汽水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