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文旅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这场大会讲清楚了,ai与文化
一代又一代的数字技术正在改写文旅产业。此前,三星堆考古可以通过直播吸引3000万海外观众见证青铜神树出土,天坛公园已经可以用3D建模复原祈年殿榫卯结构,而现在,AIGC技术则能让苏东坡在虚拟时空中与拜伦探讨诗歌韵律了。
“以往,数字孪生重构文旅空间,现在生成式AI也激活了文旅的内容创作,拓展我们的消费场景。”7月28日,在人工智能赋能文旅视听发展论坛上,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台长、副总裁陈思劼表示,技术突破和文化表达的碰撞,正在重塑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陈思劼认为,AI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会在每一个行业产生化学反应。2025年,文旅作为一个消费活力较大的产业,也正在与AI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由环球旅讯研究院联合飞猪旅行、马蜂窝等共同推出《2025上半年中国AI旅游应用趋势报告》显示,AI正在重塑全球旅游行业的生态,预计2025年旅游行业全球AI市场规模将突破7500亿美元(约为人民币5.3万亿元),旅游业成为AI落地的重要试验场。
行业目前已经有一些代表性的探索,在此次大会上,主办方上海广播电视台发布了中国智慧·上海方案2025“AI+文旅”案例,包括上海东方传媒的INNOMOTION体育赛事AI产品、幻维数码的《艺术苏河-印象情缘》AIGC光影竞赛、视辰信息的“星界之门”MR大空间互动系统、携程的AI行程助手等入选。
作为文旅消费行业的企业,携程有不少关于AI+文旅的实践。在会上,携程高级产品总监韦入溥分享了携程垂类旅游大模型携程问道的一些探索。她提到,在2022年底ChatGPT发布后,携程很快跟进,在2023年的春天启动AI助手问道的开发和发布。
韦入溥观察到,经过这一年多深度思考、包括最近非常热的Agent的技术迭代后,AI也变得越来越聪明,用户可以像和一个朋友聊天一样自如地和AI对话了,“有用户问4天去西双版纳有哪些高性价比的酒店,也有如鼋头渚的樱花什么时候开得最美等,也有问复杂的交通规划的。”除了问答,AI还可以进行酒店预订,在海外提供菜单的图片识别和实时翻译等。
携程之外,如联通这样的运营商也在小程序里打造旅游智能体,提供AI搜索、智能客服等功能。
生产力变革会给基础模型企业带来哪些商业机遇?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认为,大模型解决了文旅业专业生产力供给不足的痛点。AI将过去集中于头部的专业能力(如广告、影视制作)普惠化,通过Agent等能力催生高质量、个性化的内容与服务供给。这不仅优化体验,更将孵化全新的商业模式,对很多企业来说会有一些新的增长点。
MiniMax B端商业化总负责人黄小桢提到,在文娱的产业链路里,MiniMax最早是做文本场景的落地,例如旅游导览等,通过和AI进行一句简单的对话,能够生成一些旅行攻略,帮大家减少做攻略的时间。
在视频生成方面,在一些当地旅游景点做游客拍照打卡的时候,上传本地的一些人物和景观的照片,就能生成一个动态的视频,这些其实都是模型厂商的能力和文旅整个产业链的结合,从而变成一个落地的应用。
未来,文旅仍然是一个有很大潜力的市场。
中国电子商会数字文旅专委会理事长信鸿业在会上认为,文旅这几年特别热,这与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体的经济构成都有关系。同时,文旅也是一个典型的拉动性强、辐射面广、开放度高的产业。
“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旅游业上去了之后,人气就上来了,就能带动千行百业有一个丰富的变革。”信鸿业认为,文旅是一个实体经济的流量入口,能带动餐饮、购物等等。
美团在现场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短期来看,伴随居民收入增长,文旅消费仍有释放空间。中长期随经济转型,旅游业占比提升,OTA有望持续受益。
美团文旅研究院秘书长邢丽涛介绍,2018年人均文旅消费大概一年的支出是2.8万元左右,到2024年已经是4万多一点,这代表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增长,用到旅游场景中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此外,从旅游GDP在整个国民经济GDP中的贡献情况来看,中国内地的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比例是4.3%,但全球的平均水平接近10%,我们还有增长空间。如果再去对标较发达的一些地区,如北美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比例达到了11.3%,意味着国内还有巨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和投资机会。
AI的“化学反应”正在文旅产业的毛细血管中发生。对于企业而言,这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抢占未来市场格局、定义行业新标准的战略机遇期。谁能率先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商业动能,谁就能在万亿级文旅消费升级的浪潮中赢得先机。
1、6亿+3亿+1亿!上海“人工智能12条”给这些群体发礼包
2、基孔肯雅热痊愈后会有后遗症吗?感染病专家权威解答,基孔肯尼亚病毒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