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特大暴雨中的北京密云山村,密云今天哪里发生山体滑坡

时间:2025-07-28 17:35 作者:又七月

特大暴雨中的北京密云山村,密云今天哪里发生山体滑坡

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徐鸣 闫沫琛 编辑 甘浩校对 刘军

潘女士是滞留在张家坟村的游客之一,她与丈夫于26日下午抵达村中一农家院,赶上降雨,看到水漫进院子里,大家往外泼水、堵门,情况还不算危急。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她听到窗外一阵吵闹声,发现外面水已淹至胸口,“堵门的东西也被冲回来了。

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西北部地区迎来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密云石城镇深山区部分村庄受灾严重,断水断电断网,道路和通讯中断。

灾情严重的石城镇,东接密云水库,西倚云蒙山,镇域内有黑龙潭风景区、京都第一瀑、清凉谷等多个自然风景区,周围村庄内民宿产业聚集,民宿最集中的张家坟村共有96家民宿。恰逢暑期旅游旺季,不少游客和村民一起被暴雨围困。

面对灾情,村民和游客被转移安置到地势较高的民宿、校园及村委会用房中。在受灾群众展开自救的同时,多支救援队携带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区域,转移受困群众。


▲7月27日,密云石城镇西湾子村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和树木。新京报记者 蒋鹏峰 摄

“头一回见这么大的水”

因为靠近京都第一瀑、清凉谷等景区,石城镇张家坟村聚集着大大小小的民宿一共96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民宿”。

在张家坟村开了15年民宿的崔女士说:“头一回见这么大的水。”

7月下旬,密云进入主汛期,位于深山的石城镇,种种防洪防灾备勤措施开始启动,经营民宿多年的崔女士也绷紧了防汛这根弦。村里民宿管理群频繁转发暴雨预警,工作人员提醒“防汛期间建议不接待游客”,她提前备好了蜡烛和压缩饼干。

暴雨前两日,周边景区因防汛而关闭。崔女士的民宿规模相对较大,原本接待的33位游客,已有25人提前离开。新京报记者联系了数十家石城镇民宿,多数小型民宿经营者表示,民宿没有入住客人,近几天平台上有咨询的客人,都被他们以天气原因劝退。

石城镇部分村落位于密云的深山区,正是因为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也让他们有充足的防汛备汛经验。

黄峪口村也是石城镇深山村之一。2018年7月16日,密云暴雨曾造成部分山村断水、断电,黄峪口村前一夜降水超过100毫米,进村的道路被完全损毁,山体含水量接近饱和。黄峪口村全部172名受困村民被转移到27公里之外的安置点,现场还出动了直升机。

7月23日,黄峪口村党支部书记饶仕忠接到镇政府通知,开始转移村民,60余人从地势低洼处转移到高处村民家,其中一个安置点是位于村里地势较高处的山神庙。

作为十多年的老支书,饶仕忠在防汛上格外谨慎。7月26日中午没有下雨,本可让村民回家,但他根据经验让村民在安置点原地不动。他有预感,还会下大雨。

7月26日下午,崔女士从张家坟村回密云城区时,路上看到雨势猛烈,山上像瀑布一样“往下泼水”。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西北部地区迎来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

“这次的雨下得太猛了。”饶仕忠告诉新京报记者,比2018年“严重多了”。


▲石城镇西湾子村,村民正在清淤。 新京报记者 蒋鹏峰 摄

高地民宿成救灾安置点

特大级别的暴雨,困住了村民,也困住了未来得及撤离的游客。

7月26日18时,张家坟村的微信群内传来消息,有民宿院子进水。次日凌晨3点,崔女士接到村干部电话通知撤离,这时民宿里还有8名游客,他们原本打算再留宿一晚,第二天早上就离开,不料被暴雨拦住。

潘女士是滞留在张家坟村的游客之一,她与丈夫于7月26日下午抵达村中一农家院,赶上降雨,看到水漫进院子里,大家往外舀水、堵门,情况还不算危急。

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她听到窗外一阵吵闹声,发现外面水已淹至胸口,“堵门的东西也被冲回来了。”

此时,老板娘返回店里带着游客转移,一行7人从窗户翻入附近一处地势较高的农家乐二楼,最终由救援队用铲车逐个转移。凌晨4点左右,洪水退去,她返回原住宿点取物,积水有小腿深,屋里冰箱、柜子全部被冲倒。

张家坟村村干部介绍,全村共有96家民宿,暴雨当晚约百名游客滞留。安置点主要集中在三家地势较高的大型民宿,另有游客被安置在几家小型民宿及村委会会议室。

他回忆,7月26日下午5点起,村民家中陆续进水,次日零点左右开始转移村民,转移过程并不容易。凌晨3点左右,他带领一行人前往村委会途中,突遇前方道路塌方,不得不临时更换路线,前往地势较高的民宿安置点。截至7月27日凌晨4点半,转移工作完毕,共转移村民360人。

崔女士家的民宿地势较高,可容纳60人住宿、百余人就餐。十几年来,每逢汛期,只要预警升至红色,村民就会集中到她的民宿避险。彼时,民宿就成了大食堂:老人坐一旁歇着,其他村民有的择菜、有的洗碗、有的摆筷,大家一起做一大锅热菜、一大锅凉菜,蒸一大盆米饭和馒头,每个人都管饱。“我们一个村的都很团结。”她说。


▲警用直升机在灾区进行巡查及救援。 警航总队供图

村干部徒步出村求援

7月26日18点左右,已经下了一天的雨逐渐变大,短时间内灌满了白河支流蛇鱼川河,冲垮了护坝,漫向两岸山谷中的村庄。

位于黄峪口村下游的西湾子村被蛇鱼川河一分为二。52岁的孟海东,老家在东岸的西湾子新村,村里的住房都是规划整齐的一排排二层小楼,孟家在靠近河边的一排,地势较低。

19时30分左右,孟海东出门到村里的桥附近查看。这座桥位于蛇鱼川河的下游,滂沱大雨中,他看见上游冲下来的树枝、砂石堵住了桥洞,河水没过了桥面,村道上水位最高达1.5米。意识到有危险,他返回家中,通知父母收拾衣物和贵重物品,准备转移。

20时许,他发现家中一楼开始进水,孟海东带着父母向村里地势较高处的亲戚家转移。

7月26日22点,村里断水断电断网,通信也中断了。父母休息了,孟海东不敢合眼,他和几个中年村民一起搭班,一直关注着雨情。

7月27日凌晨3点左右,雨停了,村道上的水位开始下降。天亮后,村道上的积水已经全退了,留下厚厚一层淤泥。中国移动的抢险车开到了村里,通信恢复。

11点多抵达有信号的西湾子村时,饶仕忠已经沿蛇鱼川河徒步了7个多小时。

7月27日凌晨4点半,饶仕忠和另外两三个村干部出发徒步到安置点山神庙查看情况:山神庙安置点的房子也进水了,有垮塌风险,全村共150余人受困,60余人亟须转移到安全地带,“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赶快把人转运出来。”

为尽快传出灾情,饶仕忠决定继续徒步到有信号的地方向外界求援。他带着村干部又从山神庙往南下山,一路沿蛇鱼川河徒步往外走。一路上,道路被冲毁,他们只能蹚水行走,最深的水位齐腰了。

11点多,他们终于到了恢复通信的西湾子村,饶仕忠立即用手机向上级领导汇报灾情,希望能帮忙转运村民。


▲救援人员通过皮划艇救援被困老人。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多支抢险救援队突进灾区

在灾情发生后,由消防、民间救援队及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多支抢险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向灾区进发。

截至7月27日5时,密云消防救援支队成立了5支突击队,分别向冯家峪镇、石城镇、不老屯镇受灾严重的地区进发。此外,区级和市级救援队伍近两千人参与抢险救援,警航总队也出动多架次警用直升机,转运受困伤员,并对灾区展开空中巡查。

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石城镇四合堂村的27名游客成功转移出村。

7月27日21时许,密云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展武林告诉新京报记者,7月26日晚他们接到游客报警后出警,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造成道路损毁,消防救援人员一边抢修道路一边靠近村庄,车开不进积水的村庄,他们徒步四五公里抵达四合堂村被困游客所在的两家民宿。“路很难走,危险处需要徒手扒着岩壁蹭过去。”展武林说。

好在游客所处的区域是安全的,游客急于出村,但救援条件达不到,村里到处是急流,他们只能固守当地。上报指挥部后,前方紧急调用了挖掘机开辟救援通道,村路时断时续,哪里破损就在哪里堆填砂石,让游客徒步出村。

这条由一段段砂石堆出的救援通道仅1米宽,有的地方水位深达1米,部分路段仍然比较危险,消防救援人员就在险峻路段用身体守在外侧,采用背、扶等方式护送。19时许,27名游客被转移到村外安全地带。

因道路和通信中断,部分深山村庄与外界失联,直升机和无人机等设备也在此次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月27日晚,石城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镇政府已协调直升机向道路中断的村子空投物资,通信公司已派人员跟随道路抢修队伍赶往深山村庄抢修。有些深山村庄的安置点也存在风险,已经安排人员继续转移到石城小学等安全地带,通路的地方使用公交车、大巴车转运村民,不通路的地方组织村民徒步转移。截至7月27日18时,没有收到人员伤亡的消息。

7月27日天亮后,村道上的水已经退了,孟海东和父亲踩着厚厚的淤泥返回家中。胡同里的淤泥接近1米深,他们用铁锹开出一条路来,院门被水流冲开,院子里、室内的淤泥也有几十厘米厚,墙面处1.5米高的地方有一道水痕,那是积水淹到的高度。

孟海东出门去商店买了饮用水,又灌了一罐煤气,准备烧壶热水、做顿热饭。一路上他看到,邻居们也都在挥着铁锹清淤。

7月27日晚,孟海东告诉新京报记者,政府已经派出几辆大型机械在村道清淤,他家里的淤泥只清出去一点儿,清理完还需要四五天。

值班编辑 古丽 实习生 张婷

Top

1、评论 | 巴基斯坦“国宝级”钢铁厂倒闭!谁是“接盘侠”?

2、有10万资产,你会去印度旅游嘛?,10万人民币在印度

3、短讯:泰国助理武官紧急验货~,泰国驻华武官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sichuan-zkha.cn/ZJI/detail/ldisao.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又七月